西北大學隆重舉行建校120周年暨“雙一流”建設推進大會
http://www.bossanovawear.com  2022年11月15日  來源:西北大學

  百廿求索踏歌行遠,春華秋實桃李芬芳。11月15日,西北大學隆重舉行建校120周年暨“雙一流”建設推進大會。

  中共陜西省委副書記、陜西省人民政府省長趙一德,陜西省委原書記安啟元,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方光華,陜西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理,陜西省第十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陜西省慈善協(xié)會會長吳前進,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張光強,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中國科學院院士侯洵、張國偉、周衛(wèi)健、徐宗本、彭建兵、趙國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生勇、段寶巖、劉加平、王雙明、張平祥等出席大會。

  參加大會的還有陜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xié)有關部門和各市區(qū)、有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的領導和代表,西北大學全體校領導,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總臺央視、光明日報等省內外媒體代表。西北大學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通過網絡直播、現(xiàn)場參會等方式參加了大會,共同回顧學校雙甲子光輝歷程,熱情展望新時代發(fā)展宏圖。學校還收到240余份來自各級黨委、政府和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è)、校友等的賀信賀電。

  大會開始前,師生代表朗誦了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和西北大學校歌歌詞!拔鞅贝髮W創(chuàng)設會”委員、首屆文科學長崔云松家屬崔佩勤深情回顧了祖孫四代人結緣西北大學的經歷。場上,學生代表揮舞全球各地校友會會旗,各界校友通過視頻表達了對母校的祝福!鞍儇ノ鞔螅瑲g迎回家”詩歌朗誦點燃了大會的熱烈氛圍。

  西北大學黨委書記王亞杰主持大會。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

  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在致辭中對關心支持學校發(fā)展的各級領導、各級機構和兄弟單位、社會各界、廣大校友表示感謝。他全面總結了學校心系國家民族、堅守高遠追求,厚植愛國主義、賡續(xù)紅色基因,融匯古今文化、引領西北文明的120年發(fā)展史和辦學成就,號召全體西大人要繼承好前輩們的精神遺產,更加徹底地推動思想解放,更加篤定地傳承西大精神,更加堅定地聚焦“雙一流”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征程中作出無愧于時代的貢獻。

  在長期的辦學歷程中,國內外兄弟高校與西北大學同氣連枝、柯葉相扶,成為學校建設發(fā)展重要的力量源泉。王樹國和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副校長羅娜·福克斯·奧馬霍尼、意大利薩蘭托大學校長法比奧·普里斯、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所長梅建軍分別作為國內、國外高校代表,在現(xiàn)場或通過視頻方式致辭。

  會上,趙一德對西北大學建校120周年表示祝賀。他指出,120年來,西北大學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堅持以貢獻求發(fā)展、以創(chuàng)新求突破,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了一大批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取得了諸多重大標志性成果,為國家、西部特別是陜西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趙一德說,希望西北大學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立德樹人上取得新成績。他強調,要著眼特色一流、堅定深化改革、注重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斷推進基礎學科建設和學科交叉融合,持續(xù)提升辦學質量,努力在“雙一流”建設上取得新進展;要緊跟國家重大戰(zhàn)略部署,堅持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研究并重、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進,積極融入秦創(chuàng)原建設,努力取得更多原創(chuàng)性科研成果,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和力量;要結合自身優(yōu)勢和省情實際,積極在能源“穩(wěn)控轉”、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綠色低碳發(fā)展、文化保護利用傳承等方面探索創(chuàng)新,為服務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作出新貢獻。廣大青年學子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努力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用青春和汗水創(chuàng)造不凡業(yè)績。

  為大力傳承和弘揚老一輩西大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感謝廣大教職工為學校作出的重要貢獻,進一步激發(fā)全體西大人投身學校事業(yè)發(fā)展的使命感,大會向在西北大學工作滿60周年的教職工頒發(fā)了“扎根西大一甲子”紀念章。

  120年來,西北大學先后為國家培養(yǎng)了40余萬畢業(yè)生,扎根在各個領域,奮戰(zhàn)在各條戰(zhàn)線,涌現(xiàn)出一大批科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作家、全國重大先進典型、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感動中國人物等杰出人才,為學校贏得了“中華石油英才之母”“青年經濟學家搖籃”“作家搖籃”等諸多美譽。2015年起,西北大學設立了表彰杰出校友的最高榮譽——“玉蘭獎”,目前已有16位校友榮獲該獎。大會對第六屆杰出校友“玉蘭獎”獲得者任紀舜、張殿琳、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王忠民、簡勁宏進行了表彰。簡勁宏和王忠民分別作了現(xiàn)場和視頻發(fā)言。

  西北大學廣大師生和遍布在祖國天南海北工作一線的校友們紛紛為母校獻上深情祝福。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西北大學原校長陳宗興校友專門發(fā)來了賀詞,“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范”、“老阿姨”龔全珍校友送來了視頻祝福。

  王亞杰在主持大會時表示,120年風雨洗禮、波瀾壯闊,一代代西大人同舟共濟、接續(xù)奮斗,矢志踐行“公誠勤樸”校訓,扎根中國大地,植根西北沃土,雖歷經滄桑,卻初心不改。進入新時代,學校以舍我其誰、時不我待的責任與擔當,全面推進“雙一流”建設,學校學科優(yōu)勢更加鮮明、高層次人才成倍增長、高水平成果持續(xù)涌現(xiàn)、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綜合實力顯著增強,走出了一條西部地方高!半p一流”建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面向新的征程,西北大學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傳承西大精神,光大西大品格,扎根中國大地、植根西北沃土,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奮力譜寫新時代西北大學的嶄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無愧于西大人的歷史貢獻。

  大會最后,全場齊唱《西北大學校歌》。

  據(jù)悉,本次大會所產生的碳排放已通過注銷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形式進行中和,西北大學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實現(xiàn)校慶活動碳中和的高校。

  西北大學是我國西北地區(qū)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學府,肇始于1902年的陜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1937年西遷來陜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lián)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為教育部直屬綜合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陜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F(xiàn)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

  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西北大學先后產生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侯外廬學派”、中國世界史研究三大學術理論之一的“文明交往論”、中國五大地質學派之一的“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被譽為“中國的驕傲”的“侯氏變換”和“王氏定理”、秦嶺造山帶的“三板塊兩縫合帶、立交橋式三維結構”演化過程與動力學模型、破解達爾文進化論世紀難題的“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fā)假說”等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參與接收南海諸島和劃定南海十一段線,開啟了絲綢之路考古,為推動區(qū)域建設、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2012年以來,西北大學大力深化綜合改革,完善一流人才培養(yǎng)體系,引育一流人才隊伍,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增強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推進開放辦學,完善條件保障。侯伯宇教授被列為全國重大先進典型,學校先后獲評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文明校園、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119消防安全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地質學入選首輪“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地質學、考古學入選新一輪“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全球ESI前1%的學科從3個增至10個。專任教師從1400余人增長至2000人,連續(xù)兩屆院士增選中,均有教授當選中科院院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從20余人次增至150余人次。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從19個增至24個,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達到54個。新增Nature、Science正刊論文6篇,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900余項、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170項。在國家級人才培養(yǎng)平臺、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教學科研成果獎等方面,實現(xiàn)了大的突破。成功復辦醫(yī)學院,成立全國首家碳中和學院、西北地區(qū)首個電影學院,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辦學機構實現(xiàn)零的突破。學校還圓滿承辦了十四運會、殘?zhí)貖W會相關項目,受到廣泛關注和普遍好評。(文/史濤 李世寬)
 關于西北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ww.bossanovawear.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